欢迎来到石家庄市老年大学官方网站!

报名入口设为首页加为收藏

教学心得

论美术中“六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论美术中“六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李维世

经过50多年的理论学习和创作实践,我现在认识到:美术中有“六大要素”——形、神、色、法、意、美。正确认识这“六大要素”的内涵及其辩证关系,对如何搞好美术,很有必要与好处。换言之,这“六大要素”无论对国画、油画、版画、水彩、水粉、雕塑,都是适用的。下面逐条予以说明与论述。

第一是“形”

任何事物都有“形”,物种不同,形就不同,反之,形不同,物种也就不同。美术中的“形”,是指美术家所要描绘的对象的形体结构。包括外形、内在质量(质地),占据空间的量感(长、宽、高、体积、重量、质感等等)。美术家从事任何画种,都要把握好形体结构,做到“形体准确”。通俗点讲,画人要像人,不能像猴子;画张三要像张三,不能画成李四;画山要像山,不能画成馒头;画梅花要像梅花,不能画成桃花;画树要像树,不能画成铁丝网;画水要像水,不能画成陆地……。每一种物种都有自己独特的“相貌”、“个性”、“特点”,画家要画某种“客观物象”,就要画出对象的本质特点、个性、相貌。因此可以说:“形”是一切绘画的基础。在美术中,“形”包括构图、外轮廓、形体、结构、光影、虚实、明暗、前后、大小等等。画素描首先要解决“形”的问题。有人说:中央美术学院的素描叫“形体结构素描”,浙江美术学院的素描叫“光影素描”,其实,这二种素描是完全统一的,形体结构不同,它的光影也就不同,大个子的人的光影长,小个子的人的光影就短。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在“文化大革命”前为什么培养了那么多闻名全国的优秀画家?因为那个时期,他们扎扎实实地画了许多写实性的素描,打下了坚实地基本功,以后无论画什么画种,都能得心应手。基础越深厚,越扎实,“上层建筑”才能越高大,越坚实。这叫“根深叶茂”,根浅不可能叶茂。现在有些人企图否定“形”的重要性,否定基本功的学习,否定素描训练,是不正确的。(如南京师大博士生导师、中华美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滕守尧教授在《美术》20064期上公开说:“一幅中国画一旦有了创造的痕迹,在形似上下功夫,便失去了天真和自然的意趣”)。500万元一瓶的高级口红,如果不抹到口唇上,而是抹到鼻子上或额头上也不好看,这么高级的口红,如果在口唇上抹得不准确、抹得太大或太小,超出口唇的形体,也不好看;反之,一瓶五角钱的口红,如果抹到嘴唇的正确位置上也不会难看,由此可见,形是第一位的,形是基础。坚持这个观点就是坚持唯物主义。在哲学上,这叫“客观存在”决定“主观意识”,主观意识要服从客观存在。

当然我们不能停留在“唯物主义”阶段,我们的唯物不是旧唯物主义,也不是机械唯物主义,而是辩证的唯物主义。正因为如此,齐白石才讲“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妙在似与不似之间”。

一方面,我们要坚持“形”:以形传神、以形绘色、以形达意。另一方面,我们又不能停留在僵死的“形”上(既“太似”上),还应大胆地取舍、想象、增删、补充、夸张,甚至幻想上,从而达到更形似、即更本质的形似上。不懂得这一点,就成不了优秀的画家,更成不了大师级的画家。从哲学上讲,这叫“辩证唯物主义”,也叫“发挥主观能动性”。我们坚持写实主义,但不搞自然主义,写实不是目的,写实只是手段。

第二是“神”

所谓“神”,就是神态,精神面貌、气质、心理状态,甚至包括思想内涵。在人物画中“神”十分重要,它是人物画的关健,是人物画的灵魂,是人物画的核心。作画“形易而神难”,画形不是目的,画形只是手段、方法、桥梁,画形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以形传神”、“以形达意”。但是“神”又离不开“形”,世上没有空洞、抽象的“神”,一定的“神”必须通过一定的形才能表达出来,哭有哭的形,笑有笑的形,大喜悦有大喜悦的表现,大悲伤有大悲伤的表现,这种表现不管多么含蓄、多么内在,总要通过外在的形体和动态才能表现出来。总之,形与神是一对辩证关系,谁也脱离不开谁,“形”是外在形式,“神”是内在本质,“形”是躯体,神是“灵魂”,没有没有躯体的灵魂也没有没有灵魂的躯体,没有灵魂的躯体,如同“植物人”一样,虽生如死,意义不大。

画人物画最重要的是神态,它是人物画的核心与关键,但是我们还要进一步明白,神态有美的神态和丑的神态;有让人喜爱的神态和让人恐怖和反感的神态。作为美术家,必须表现美的神态,给人以美感享受。丑的神态不是不可表现,但要作为“反面形象”加以描绘,以衬托美的神态,没有丑就没有美,坏人越坏,正面人物形象才会越突出,这也是艺术中的辩证法。从美术理论的角度讲,叫作“没有对比就没有艺术”;没有黑就没有白;没有虚就没有实;没有小就没有大;没有次就没有主;没有静就没有动;没有湿就没有干;没有整体就没有局部;没有错误就没有正确;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辩证关系,对提高绘画技巧,增强艺术表现力很有好处。

山水画、花鸟画、风景画、静物画中有没有“神”的问题呢?我的回答是肯定的,这些画种也要讲究“神态”,不过不像人物画那样直接、明显罢了。这些画种中,也要讲究“气韵生动”、讲究“情趣”、“意境”、诗情画意。画家画山水画,画风景画,画静物画要讲究气势、格调、品位、韵律、美感。

第三是“色”

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充满色彩,色彩变化无穷、丰富多彩,作为表现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艺术,当然不能没有色彩。一般而言,彩色照片总比黑白照片更受大众欢迎,彩色电影总比黑白电影有进步。这是不言而喻的真理与事实。因此,搞任何画种,不可不讲色彩,色彩不对、色彩错误,都会影响艺术的美感。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色彩,时间地点不同,色彩也不相同,黑人有黑人的色彩,白人有白人的色彩;春天有春天的色彩,秋天有秋天的色彩;南方有南方的色彩,北方有北方的色彩,作为画家要认真观察了解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不同对象的色彩,尽量作到色彩准确、微妙、含蓄、典雅,尽量避免“灰、脏、乱、燥”。许多高明的油画家都曾讲到:“色彩贵在微妙”,要以色塑形、以色抒情、以色传神、以色感人。

在色彩中,有几个概念需要画家搞清楚,一是“色相”,就是颜色的相貌、种类。二是色度,就是颜色的深浅、明暗程度,同一数量的色彩加黑就深,加白就浅。三是“色性”,就是颜色的冷暖程度,四是“色调”,就是画面颜色呈现出来的整体“调子”,“调子”从冷暖上讲,有冷调子,有暖调子;从明暗深浅上来讲,有暗调子、亮调子、中间调子;从色相来讲,有红调子、绿调子、蓝调子、黄调子、紫调子、橙调子等等。五是“对比色”和“邻近色”。红和绿、橙和蓝、黄和紫、黑和白是对比色,一般而言,对比色不能一半对一半的使用,一定要改变其中一种的面积大小才会优美。“万绿丛中一点红”是美的,但一半红一半绿放在一起就不美了。在色彩表中,邻近色放在一起就比较协调,例如画绿色的树,不能只用绿色,可用点相邻的黄色与蓝色,画面就会又丰富又漂亮。六是色彩的纯度和饱和度。同一种颜色,加上别的颜色就不纯了,加得越多不纯,为了让局部颜色提高表现力,必须保持颜色的纯度(也可叫饱和度),表现派和野兽派的画面,在用色上纯度较高,因而画面响亮、穿透力强。

色和形,色和神的关系非常密切,谁也脱离不开谁。谁如果把“口红”变成黑色、或白色、或绿色,即使抹到嘴唇上抹的很准确也不会给人美感。一个少女如果“面黄肌瘦”,肯定不美;一棵树,树叶的颜色在春天变成枯萎的褐色或黑色,肯定不美,健康的人有健康的面色,患大病的人有相应的色彩,高明的大夫通过看你的舌苔和肤色就能诊断你的病情。色不同,神就不同,结果也不相同;色与形也是紧密相连的。一个农作物,如果只有一个叶子变黄,不足为怪,不一定生病,如果整棵植株都变黄枯萎那就有大问题了,同样的道理,在用色上要讲究量的多少、比例,要尽量作到准确无误、微妙含蓄。

第四是“法”

“法”就是方法、技术、技巧、技法。办任何事都要讲究方法,无法则不达。苏东坡讲:“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出新意于法度之中”,要想创新,要有新意必须讲法度,必须在法度之中,搞任何绘画必须有一定的基本功、基本方法,不能胡来。老百姓常说:“难者不会,会者不难”,会者就是掌握方法的人,掌握了宇航技术,人类就能遨游太空,登上月球。如果不会游泳,掉到水里就会丧命;会开汽车,汽车就为主人效力,不会开汽车,汽车就会变成“马路杀手”。由此可见,方法十分重要。不同的艺术门类有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基本功,想进入艺术殿堂的人,不可不钻研各自的基本功、基本方法。

以画油画和水粉为例,有以下方法,原则上要遵从:先整体后局部、先远后近、先湿后干、先暗部后亮部……,这是一般规律,但不是绝对不变的。高明的画家也可以先局部后整体、先画近景再画远景、先画亮部后画暗部、先干后湿。我曾亲眼见到蒋兆和先生画人像,先从一个眼睛开始,再画另一个眼睛,然后画鼻子、嘴、头、脖子、上半身、下半身,画得相当精彩,这叫“无法之法,乃为至法”。人们开始学画,没有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掌握了方法,最后又达到更加灵活自由的“无法”境界,这就叫作“熟能生巧、巧能生华”,“华”就是“华彩”,就是高度的自由、高度的灵活、高度的大胆。如果一个人连游泳也不会,想表演“水上芭蕾”,那是不可能的;想在“水上芭蕾”比赛中当冠军,必须首先有高度熟练的游泳技术。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你对必然规律驾熟就轻,就会在自由王国中演示出各种美的华章。

美术的创作手法主要有写实主义、超级写实主义、浪漫主义、表现主义、抽象主义、抒情写意等。以徐悲鸿为代表的“诗意写实主义”和以林凤眠为代表的“抒情表现主义”,实质上有许多共同点,可谓“殊途同归”,共同构成中国绘画的写意精神多元互补的表现格局。

各个画种都有许多具体的技法技巧,限于篇幅,不一一说明了。谁想成为某一画种的专家,不可不研究具体艺术门类的技法技巧,这是过河的“桥”和“船”。

第五是“意”

“意”就是心意、意图、意思、意蕴、含义、情意、哲理、思想性,也指立意、用意、主意、意象、意趣。“意”包括四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指画家本身之意,包括画家的构思、取景、思想、笔墨的应用、情节的安排、细节的描绘、画眼的设计,不但要画其所见,还要画所知、所想、所思,发挥艺术家想象的能力,总之在作画之前,心中要作到“胸有成竹”、“意在笔先”。二是所画对象的本体之意,即审美客体之意,画家无论画什么都要合于自然的意趣和规律,不能违背自然的意思。例如水始终是水平的,不能画成倾斜的;水在无外力的条件下,只能从高处往低处流,不可能从低处往高处流。大雁能在天上飞,猪不可能在天上走。三、画上之意,即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达到统一的效果。有时画家想得挺好,但由于修养不够,笔墨功夫不到,达不到预想的目的,只有二者统一,才能实现“画尽意在”。为了“达意”,画家必须积累生活,提高文化修养,锤炼技艺,提高品位,才能“以少胜多,以小喻大,由此及彼,以个别表现一般,以单纯表现丰富,以有限表现无限”。四、“意”还包含“写意”的手法,就是不求“太似”,而求“似与不似之间”,注重形式美,张扬个性,也就是古人所说的“笔简而意足”、“意到笔不到”、“离形得似”、“笔不周而意周”、“笔尽而意无穷”。

总之,“意”就是艺术家的主观精神,对祖国的爱、对人民的情,就是艺术家的思想和情感。在绘画理论中多指诗意、意境、情趣。画以“意”为主,也就是要以思想内容为主,充分发挥画家主观的“思”和“情”,创作出气韵生动、意味深厚的作品。作画必先立意,意奇则奇、意高则高、意远则远、意深则深、意古则古,庸则庸,俗则俗矣。“意”既是一种精神,又是一种画法,重“意”就是要崇尚个性,简化形式,言简而意深。表达方式上要含蓄而不外露,温和而不走极端。“意”包括艺术家的“情”,但是,“情”必须和“理”相统一,违背“理”的情是动物性的情,甚至是犯法的情。所以表现“情”,必须“合情合理”、“通情达理”,从一定意义上讲“理”比“情”更重要,“理”要溶化到“情”中,二者要水乳交融,不可分离。

早在20016月,我就提出了画画的十要:一要画美感;二要画诗情画意;三要画艺术意蕴;四要画思想情感;五要画风格,要画个性;六要画时代精神;七要画民族精神和民族气魄;八要画哲理;九要画极致;十要画质量,要画精品。这“十要”是从战略角度谈如何画好画的问题,非常重要,一百年后也不会过时。

形、神、色、法,都要为“意”服务,都要服从“意”的表达,另一方面,“意”的表达也不能脱离形、神、色、法,这四大要素。这二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在一定条件,也会相互转化:“意”不同,则“形”不同;“意”不同,则“神”不同;“色”不同,“法”亦不同,反之形、神、色、法不同,则“意”不同。

第六是“美”

美是艺术的核心,美是艺术的灵魂,美是艺术的“上帝”,美是艺术的最高法律。美术就是美的技术,美术首先要给人以美感,给人美的享受。形、神、色、法、意都要服从于美,都要服务于美,美是至高无上的,是艺术的特点,是最后的落脚点。“意”很重要,但“意”也要美。有各种各样的“意”,美术中就要表现美的“意”,丑的“意”不是不可以表现,但要批判丑的“意”,揭露丑的“意”,让人们与“丑”的“意”划清界线。古人讲得好:“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美有内在的美、外在美、表面的美、本质的美,有小美,也有大美。高明的艺术家应着重揭示和赞美内在的美、本质的美、大美。

美有苍美、逸美、奇美、圆美、静美、淡美、远美等类别。所谓苍美就是苍润、苍劲、苍茫;所谓逸美就是自然天成、无拘无束、潇洒飘逸的美;所谓奇美就是出人意外、出奇制胜、变幻莫测的美;所谓圆美就是圆满完整的美,还有残缺的美;所谓静美,就是静谧、虚明的美;所谓淡美,就是淡雅之美;所谓远美,就是咫尺千里、极目平远的美……。美的种类是相当丰富多彩的,取之不尽、用之不完,需要艺术家们去挖掘、去表现。

古人在表现美的方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如:“宁拙勿巧,宁丑勿媚,宁支离勿轻滑,宁直率勿安排”,很值得我们借鉴继承。

在讲美的重要性的时候,我们又不能滑向唯美主义,不能单纯讲美,而忽略真和善,应实现“真善美”的高度统一。

总而言之,形、神、色、法、意、美,这六大要素在美术中各有各的内涵,但又是统一的,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互相制约的,缺一不可。搞清楚这六大要素的辩证关系,对搞好美术有百利而无一害,不可不认真了解、学习、研究、灵活应用。

                                                       完稿于201715

作者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河北省美协原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河北省美术理论研究会首任会长

        河北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

        河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学术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