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石家庄市老年大学官方网站!

报名入口设为首页加为收藏

理论研究

老年大学高质量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以石家庄市老年大学为例


2022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

课题编号20220202383 



老年大学高质量课程体系建设研究

——以石家庄市老年大学为例

 

  张纯 杜鹃 王硕

 

【内容摘要】老年大学作为老年教育的主阵地,应通过课程体系建设这一重要抓手,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本文以石家庄市老年大学为例,借鉴全国老年大学在课程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探究在老年教育新发展形势下,通过构建科学、系统、完整、规范的课程体系,提升老年大学教育教学水平,为促进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关键词】 课程体系 高质量 老年教育 老年大学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特别是有较高文化素养的轻龄老年人大量增加,传统休闲娱乐型老年教育难以满足新时代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高质量的精神文化需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如今,老年教育正在从传统养老教育、休闲教育,向现代教育、内涵教育、赋能教育发展。本课题从老年大学建设高质量课程体系入手,为破解老年教育发展难题和未来老年大学发展之路做有益探索。

一、建设老年大学高质量课程体系的现实意义

建设老年大学高质量课程体系是学校教育教学的根基,是学校办学思想和办学特色的系统呈现,也是教育主客体价值实现之根本路径。

(一)内涵发展的教育格局需要高质量课程体系支撑

新时代老年人对文化传承、应用智能、社会参与需求更为迫切和多元,这对老年教育内涵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内涵相对于外延,质量先导于规模。内涵发展就是要自身优化发展,优质发展。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教学质量的基础。需要立足教育功能视角,通过构建科学、系统、完整、规范的课程体系,使老年人在学习中重塑知识体系,优化知识获得,在社会参与实践中创显自身价值。因此,建设高质量课程体系是实现老年大学内涵发展的重要支撑。[1]

(二)稳定高效的教育水平需要高质量课程体系保障

教育水平代表学校的综合软实力,是学校为受教育者提供教育服务质量的体现。老年大学课程体系建设,是促进实现老年大学建设标准化,提升老年大学教育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环节,是教育安全稳定、提质增效的根基。因此,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课程体系,才能以稳定高效的教育水平,保障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

(三)鲜活多元的教育资源需要高质量课程体系融通

    当前各种教育资源纷至沓来,涌入老年教育。涉及文本、人力、机构、信息、管理等资源,且丰富、多元、有益。老年大学通过高质量课程体系建构,可以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汇聚融通,确保老年大学办学质量更佳更好。

二、老年大学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综述、实践探索和面临问题

研究过程中,我们查阅了国内外老年教育相关文献材料,向国内20多所老年大学进行调研,问计于教育界专家学者,5次向本校特聘系主任、教师及学员代表进行问卷调查,收到有效问卷6081份,梳理汇总出建设性意见建议700余条,为开展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一)老年大学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综述

从理论研究来看,专家学者关于老年大学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一是研究老年大学课程体系建设策略,分析国内外老年教育课程设置、教育机制,指出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的重要意义;[2]二是提出老年大学课程建设目标,明确老年大学课程设置与课程体系应同步建设、相互促进,实现老年教育平易化与高端化发展;[3]三是探讨课程体系建设原则,树立课程开发理念。[4]通过丰富创新学科、专业、课程及教学内容等过程,不断优化课程体系;[5]四是分析课程建设未来方向,提出用“大教育观”引领教学实践。开发实施课程模块,突出课程管理。[6]这些前瞻性研究成果为老年大学课程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

(二)老年大学课程体系建设实践探索

 当前我国老年大学课程体系建设实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课程体系基本形成。目前,已形成课程、专业、学科的“初中高研创”层次化设置体系,已有院、系、班、社团组织体系,有公共课、专业课、特色课、远程课等结构体系;二是课程内容不断丰富,开发了丰富的老年教育课程和教材、课件,包括政治思想类、文化艺术类、生活技能类、文史法类、健康类等,为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学习需求提供“文化超市”。还有些老年大学开展了学历教育,进行了“时间银行”和“学分银行”的有益尝试。三是课程管理日臻完善,各级老年大学全面加强软硬件建设,优化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水平。[7]

(三)老年大学课程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

石家庄市老年大学目前开设8个系,40个专业,142门课程,现行课程体系已初具系列化和模块化形态。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课程体系建设如何整体推进,协同发展,形成系统明晰的结构形态?二是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如何定位于服务新时期社会发展与教育需求?三是课程设置怎样遵循教育发展与“轻龄”老年人身心发展规律?四是课程资源怎样优化整合和利用?五是课程管理与评价如何取得指导实效?六是课程体系建设的高质量如何呈现?

三、石家庄市老年大学建设高质量课程体系的探索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借鉴已有的教育研究成果,提出“大课程观”下的课程体系建设思路。涵盖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资源、课程管理六个模块内容。[8]其中,课程理念体现“终身教育”“积极老龄观”方向性引领;课程目标兼顾政治、经济和社会视域下老年教育功能需求;课程设置侧重学员文化价值和发展;课程内容实现课程目标,突出人文、适需和科学性;课程资源优化整合,有效利用;课程管理对以上五个模块内容融会贯通,实施全方位、全要素、全过程系统化管理。

(一)树立“二为”课程理念,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终身教育发展

课程理念集中体现人们对教育的认知,对教学活动的基本观点和态度,是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导航”。课程理念的功能就是要回答:基于什么设立课程,课程建设和发展的方向是什么,最后要达到什么教育效果。

    石家庄市老年大学将“二为”即“为生命添彩 为时代赋能”定为总课程理念,立足于“增长知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旨在服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终身教育场景。用新发展理念教育引导帮助老年人树立新时代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学习观,丰盈文化生活,升华精神境界,增添生命色彩;激励老年人在文化传承、经济发展、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社会治理、关心下一代等方面发挥作用。

(二)明确“五育五养”课程目标,引领老年教育高质量发展

课程目标是课程体系运行的价值驱动,是指导课程编制和评估实施效果的关键准则。

石家庄市老年大学在已有课程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明确“五育五养”总课程目标。即“育思政信养德、育学识明养志、育人文蕴养情、育审美润养心、育实践勤养行”。在此基础上,各系委会研究制定系属课程的“分目标”,组织授课教师研讨制定各门专业课程的“子目标”,形成分层递进的课程目标体系,引导教育教学活动有的放矢,有序进行。目前,目标体系已经基本建构完成。各教学单位以课程目标为“轴心”依据,制定教学规划,引领教学方向,健全评价标准,为教育教学提供路径指引。

(三)形成“五课五层”课程结构,满足新时代银龄人发展需求

    石家庄市老年大学立足社会、学科和老年群体需求,课程设置基本涵盖高等教育14个学科门类中的10类,在“大课程观”下设置建构“五课五层”的课程结构,体现多元化和综合性,注重知识广度和深度的开拓。[9]

   “五课”包括专业课、公共课、通识课、实践课、特色课。专业课侧重学科专业培养,通过完善142门课程设置,编制教学大纲,规范专业知识技能结构分布,提高专业课整体质量。公共课侧重对思政教育和专业知识拓展,以系为单位开发设计,利用学校多媒体资源平台开设 “形式美的法则” “书法和艺术”“让舞蹈成就生活美学”等百余场讲座,注重文化传承、艺术鉴赏与专业技能的融合。通识课注重老年人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开设积极老龄观、老年人权益保障等4门通识类课程,尝试增加社会交往、品质生活、心理支持、科学运动、智能生活等课程,培养学员适应社会、适应生活的能力。实践课注重体验式教学和技能应用,与省会院校、企事业单位、专业团体合作,利用公共文化平台,建立历史文化教育基地、戏剧观摩实践基地、医学保健体验基地等6个基地,开发主题游学研学课程,探索“翻转课堂”“延展课堂”“实践课堂”的功能模式。特色课侧重地域文化和非遗传承,开设燕赵文明、石家庄历史、河北梆子、沧州落子、井陉拉花、蔚县剪纸等特色课程,传承中华文明、地域文化,推进“非遗进校园”,提升学员人文素养和家国情怀。

    “五层”是指设定基础、提高、研究、创作、社团五个层面课程。各层面组成若干班级,以教学内容为主干、学员能力为主体、教学目标为主线,实现课程的逐层递进和学员综合能力培养。各系还可结合专业特点,设定符合教学发展实际的课程层次。

(四)完善“五讲五提升”课程内容,增强课程综合性实践性

    课程内容是课程体系的核心要素,是培养学员核心素养的主路径。石家庄市老年大学在课程内容建设上不断完善课程内容设计、组织和呈现,规范教学大纲、教材、教学计划、教案,打造要素化课程内容,做到“五讲五提升”。

    1.讲思政提升政治素养

    讲思政潜移默化。学校实施“课程思政”,引导教师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教学,把思想引领和知识传授相融合,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作展现讴歌时代主旋律的优秀文艺作品。如芭蕾舞班创作剧目《黄河颂》、合唱团创作《信仰》等多个精品力作,崇文书画院创作《柏坡精神传千秋》等百幅优秀作品,初心诗社创作《文翰太行》等系列诗集。

    2.讲文化提升人文修养

    讲文化挖掘内涵。在课程内容中注重挖掘知识的人文内涵,培养学员人文情怀和修养。如书法课教学中讲经典碑帖的内容含义,讲书法作为中国文化精髓代表的传承价值,讲书法艺术中蕴含的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而自媒体短视频制作课则突出人文主题,呈现出的作品有情、有料、引人思考,耐人寻味。

    3.讲专业提升专业素养

    讲专业科学规范。专业课规范专业知识讲授,构建教学内容体系,拓展知识维度。如书法艺术博大精深,应综合书法史、碑帖讲析、笔法、结构、章法、墨法、临摹、创作等内容系统传授,提高学员学习能力和专业素养。

    4.讲审美提升艺术品味

讲审美多元融合。在课程内容中融入审美教育,通过美育建立书法、美术、音乐、戏剧、文学等学科间联系,古琴、古筝、钢琴、吉他等古今中外艺术品类相互融合,使学员理解和尊重文化艺术的多样性,提升审美高度和艺术品味,提高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5.讲志趣提升生活品质

    讲志趣开拓视野。各种课程把教师学员连接在一起,志趣相投,亦师亦友,教学相长。教师引导学员将专业知识技能融入生活,提升生活品质和生命价值。如戏曲专业师生练就扎实身段和唱功,把课堂搬进乡村、学校、社区开展公益演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收获了进步、友谊和幸福。

(五)聚合“三类”课程资源,为课程体系建设增添动能

课程资源是能够运用到教学中,促进教育活动更好发展的各种自然和社会条件总和。课程资源由课堂延伸到课外,由学校延伸到社会,由线下延伸到线上,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都成为学习的“课堂”。聚合课程资源是建设老年大学高质量课程体系的有益支撑。

1.优化校本资源,助力教学发展

    校本课程资源主要包含教师、学员、文本、社团、品牌等资源。教师资源是实现老年大学质量发展的主体力量,学校通过多种渠道广聘优秀师资,建立教师资源库,储备教师人才,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建立学员人才资源库,选出党建、法律、行政、科技、教育、医疗等六个领域学员人才,首批录入1519人,将在课程建设、志愿服务、科教普及等方面发挥优势作用;建立文本资源库,包括教学大纲、教材、教学计划、教案、讲义、PPT、教学总结、成果集册等,为教学提供文本资源保障;打造社团资源,不断扩大学校艺术社团队伍,使社团资源成为展示教育形象和成果的重要平台;塑造品牌资源,充分发挥学校“重阳讲坛” “康养乐龄讲堂”“文史馆员讲堂”“银龄之声艺术节”等文化品牌优势,搭建公共服务和艺术交流平台。

    2.融合社会资源,形成教育合力

    构建科教融汇新模式,整合社会场馆资源和文化科技资源服务老年教育。近年来,石家庄市老年大学与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省文史馆合作建立“河北师范大学老年教育研究基地”“河北师范大学家政学专业实习实践基地”“文化惠民文化养老研究(实践)基地”;整合美术馆、文学馆、艺术研究院、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资源;联合省市多家三甲医院、省会多所大专院校,组成师资专家团队来校授课,有力推动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10]

3.运用数字资源,构建开放格局

积极开发数字化课程资源,开辟远程教育直播间,多门课程同步上线;加入中国老年大学协会远程教育网和线上直播平台;录制系列精品视频课程,向国家和省市相关网络教育平台输送,多门课程获得中国老年大学协会远程教育优秀、特色视频奖;各系的公开课精品课被选送在学习强国、河北省新闻门户长城网等App平台播放,探索老年教育多领域、多元化、开放式办学。

(六)加强“三保障”课程管理,为实施高质量课程体系保驾护航

高效课程管理为课程实施和课程目标实现提供质量保障。

石家庄市老年大学课程管理从三个方面发力:一是加强组织保障。成立课程管理委员会,由校领导、教务、学管、教研等部门组成,对课程的规划、设置、运行、督导、绩效评估等实行系统管理,明确职责,分工合作。依托系委会、班委会、学委会、社团组织等各教学单位实行分层管理,统一指向落实课程目标,确保课程管理工作成效。二是落实制度保障。学校加强制度建设,探索建构覆盖课程管理各环节的制度体系,包括《课程设置制度》《教学教研制度》《质量保证制度》等,逐步形成依据教学实际发展的动态制度修订机制,不断优化课程管理质量。三是实行质量全程化管理保障。把握课程建设发展趋势,逐步探索建立教学“全程诊断”机制、各项管理“回头看”机制、教学改革“迈一步”机制、队伍建设“比比看”机制等,加强教育教学过程管理,促进课程建设规范化、常态化,保障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政涛.通过教育评价改革,推动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EB/OL].”聚焦‘十四五’促进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线上会议”2021-12-03.

[2]谢宇.老年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策略研究[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20, 33(02): 65-68.

[3]李惟民.老年大学课程、专业、系科建设一体化规划的探讨[J].当代继续教育,2017, 35(03):31-39.

[4]谢菁.基于老年人学习需求的老年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研究[D].云南大学,2017.

[5]张孺元.老年大学课程体系建设的调查与研究[J].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15(06): 20-21.

[6]孙朝霞,张国杰,黎健平.老年大学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的实践研究——以广州老年开放大学为例[7]岳瑛.老年大学课程设置的探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0):4077-4079.

[J].大学,2022(08):54-57.

[8]李正福.未来学校的课程体系[EB/OL].百度文库.https://wenku.baidu.com/view/e000d8a57623

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0f.html?_wkts_=1681468141591&bdQuery

[9]刘川.构建面向积极老龄化的老年大学新课程体系[J].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21(02): 5-11.

[10]岳瑛.老年大学学科建设路径[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 44(02): 18-20.